死床-情趣用品-性玩具-女性-震蛋

📌 30秒重點:

✓ 「死床」不是妳的錯,也不是女同志關係的絕症,而是常見的慾望冬眠現象。

✓ 很多女同志伴侶在長期關係裡,性生活變少不代表不再相愛,而是被壓力、疲累與沒說出口的擔心蓋住。

✓ 想「醒床」,可以先從重新擁抱、一起泡澡、肩並肩追劇等身體互動開始,讓身體慢慢記得安全與靠近。

✓ 不用等對方想要,妳可以先照顧自己的慾望,透過自我愉悅、情趣用品或震動蛋,重新連回自己的性感。

✓ 所謂「女同志床事已死」其實有其研究脈絡,但更新的研究指出,這更像是性親密的轉型,而不是性死亡。

有一天在 Les’Play 門市,有位姊姊慢慢走進來,眼神像是剛做完一個很難的決定,輕聲跟我說:
「我跟我女朋友好多年沒做愛了……我最近好像又開始想要,可是她一點興趣都沒有,是不是太怪?」
我問她:「那你們最後一次有身體接觸,是什麼時候?」
她苦笑了一下:「她幫我翻好衣領……算嗎?」

其實,妳真的不孤單。🫂
很多走進門市、諮商室、或在訊息裡問問題的人,都卡在類似的掙扎:
「我們是不是已經變成室友?是不是只有我還在想性?」
「還是,其實她早就不愛我了?」

這不是哪一個人的失敗,也不是什麼「女同志床事已死」的判決書。
比較像是,一場在長期關係裡發生的慾望冬眠
不是沒有春天,而是冬天待得太久,久到妳開始懷疑自己還有沒有可能再發芽。

情趣用品店-性玩具-性商品

很多女同志伴侶在長期關係裡,性生活變少,通常不是因為「不愛了」,
而是生活把慾望一件一件收進了真空袋:
更年期荷爾蒙的變化、工作壓力、寵物一起上床、永遠睡不飽的身體,
還有那句卡在心裡、說不出口的:「妳是不是不再愛我了?」

站在性學與情趣用品實務的角度來看,
性從來不是只靠慾望驅動的,它也需要被看見、被呵護、被慢慢喚醒。
很多看起來「發霉」的關係,不是因為缺性,而是因為缺對話、缺眼神,
缺那個輕輕問一句「欸,妳最近還好嗎?」然後接住彼此的擁抱。

▌ 不是妳壞掉了,而是慾望在冬眠

當妳開始意識到「我們好久沒做愛」時,很容易先怪罪自己:
「是不是我變得太忙、太累、太不性感?」
或者把問題全丟給對方:「她都不碰我,一定是不愛了。」
但在性諮商與伴侶工作裡,我們更常看到的是——

慾望不是消失,而是被壓在一大層日常責任之下。
身體想要放鬆,可是腦袋還在算今天的待辦事項;
心裡想靠近,卻害怕一靠近就得「表現得很想要」,壓力更大。
於是兩個人默默退回安全距離,性親密慢慢變成一個誰也不敢提的話題。

所以,在妳貼標籤「我們是不是死床」之前,可以先給自己一個不同的理解:
我們正在經歷一段慾望冬眠,不代表永遠不會再有春天。

▌ 想「醒床」,可以從這四個練習開始

那怎麼辦?如果妳現在一邊看一邊想:「我也好想重新有性,但不知道從哪裡開始。」
來,這裡有四個溫和但實際的「醒床」練習,妳可以按自己的步調試試看。

1️⃣ 把性愛,改成「身體互動練習」
一開始真的不用急著做愛,甚至先把「一定要做到插入或高潮」這個目標從腦中拿掉。
妳可以邀請對方一起做更簡單的事:重新擁抱、一起泡澡、
看電視的時候肩膀貼著肩膀、互相幫對方按摩肩頸。
讓兩個人的身體,先重新記得對方的溫度與安全感。

這種小小的身體連結,本身就已經是性愛的一部分,
也是很重要的性愛溝通:我願意靠近妳,也願意讓妳靠近我。

2️⃣ 不用等對方想要,妳先好好享受自己的想要
如果此刻只有妳的慾望醒來了,那其實是一件很值得珍惜的事。
妳可以先從照顧自己開始:透過自我撫觸、看一些自己喜歡的素材、
或來逛逛 Les’Play 網站,挑一個讓妳心情變好的情趣用品或震動蛋。
慢慢地讓自己的身體知道:妳還是可以感覺到愉悅,也值得被好好對待。

當一個人願意對自己的慾望負責,反而比較不會在關係裡只能等對方「給」;
這樣的底氣,也會讓妳們之後在談性親密的時候,更有主體感。

死床-性技巧-親密關係

3️⃣ 重新定義「性愛」這兩個字
很多時候,我們以為的「做愛」,就是插入、體位、高潮。
可是對很多長期關係裡的伴侶來說,真正讓人記得的性,其實是:
那個一起笑到肚子痛、突然靠得很近、眼神對上的瞬間。
性是靠近、是凝視、是兩個人願意在彼此面前脆弱、誠實。

當妳們願意把性愛的定義打開,允許它包含更多「只是一起好好存在」的時刻,
反而比較不會被「一定要有性行為才算正常」的壓力綁住。

4️⃣ 別再對自己說「床事已死」了
「我們是不是死床?」這句話,很容易在腦中變成一種咒語,
把妳鎖在「我們已經壞掉了」的想像裡,越來越難行動。

▌ 「女同志床事已死」其實在說什麼?

所謂「女同志床事已死」這個說法,源自 1983 年 Blumstein & Schwartz 的研究,
他們觀察到女同志伴侶在長期關係中,性生活頻率有明顯下降的趨勢,
於是這個現象被貼上了聳動的標籤,也就是現在常聽到的那句:女同志床事已死

但後來的研究(例如 Gabb & Fink, 2015)指出,與其說是「性死亡」,
不如說是性親密的方式正在轉型:
從一開始比較頻繁、具張力的性行為,慢慢變成更日常、細水長流的靠近。
性不一定消失,而是分散在很多生活的片刻裡。

所以,當妳們在長期關係裡發現:以前一週好幾次,現在一兩個月一次,
與其直接判定「我們關係完蛋了」,不如先回頭看:
彼此的信任、笑聲、生活合作感還在嗎?
如果答案是肯定的,那麼妳們不是沒有愛,而是需要重新找到適合現在階段的性親密方式。

死床-溝通-做愛-技巧

再加上,很多女同志伴侶本來就很擅長情感連結、對話與照顧對方,
有時會不小心把「好好照顧彼此」跟「暫時不提性」連在一起,
以為把性擺一邊,衝突就會少一點。
可是被默默擱置的慾望,最後還是會用其他方式跑出來:
比方說,敏感、易怒、覺得自己很不好,或開始懷疑關係。

接住這些感受的方式,從來都不只是「多做愛幾次」而已,
而是慢慢練習把關於性的想法、害怕與期待,放進你們的對話裡。

▌ 讓床,重新變成妳們的花園

我很喜歡這樣的比喻:
我們的床,不是墳墓,而是花園。
有時候看起來荒蕪,只是因為太久沒翻土、沒澆水,
或者累到忘記,原來我們還可以一起種點什麼。

妳可以從很小的地方開始:
今晚多抱她 10 秒、睡前多問一句「妳最近好嗎?」、
找個彼此都不那麼累的時候,說:「我有點想念我們以前會黏在一起的感覺。」
或者提議一起逛逛 Les’Play 的網站,討論看看未來有沒有什麼玩法或情趣用品,是你們兩個都好奇的。

慾望的春天不會突然從天上掉下來,
它比較像是:兩個人願意一點一點翻土、灑水、除草,
然後在某一天回頭發現——
原來我們的花園,真的又長出新的東西了。

▌結語

如果妳正在經歷所謂的「死床」,想像自己不是孤零零地站在一片廢墟中,
而是和很多女同志伴侶一樣,站在一座暫時被冬天覆蓋的花園裡。
妳可以選擇責怪自己或伴侶,也可以選擇:慢慢讓身體、對話與慾望,一起醒來。

性學與關係研究告訴我們,「女同志床事已死」並不是命運,
而是一個提醒:是時候重新整理你們的性親密了。
無論是從一個擁抱、一場認真對話,或是一顆讓妳臉紅心跳的震動蛋開始,
妳都有資格,和妳的愛人一起,走向新的親密版本。

Kelly 鄭嘉麗

作者
Kelly 鄭嘉麗

註冊社工・性教練・女性愉悅專家

擁有社工背景與人類性學專業,十年來專注女性性愉悅、親密關係與性教育推廣。擅長把複雜的性知識轉譯成溫柔又實用的身體指南,陪伴女性重新認識自己的欲望、信任身體、並建立真正愉悅的親密關係。創立 Les’Play 後,持續以平易近人的方式倡議女性性健康,讓愉悅不再是禁忌,而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。

愉悅用品顧問 同志議題 青少年性教育

 

▌ 延伸FAQ/常見問題

+跟女朋友好多年沒做愛,是不是代表感情出問題了?


不一定。研究與臨床經驗都發現,很多長期關係包含女同志伴侶,在一起越久,性生活頻率自然會下降,這並不等於不相愛。更常見的是:壓力、疲累、身體變化與害怕談性,讓兩個人慢慢遠離「性」這個話題。與其急著下結論「我們死床」,不如先觀察:你們還有沒有互相關心、一起生活、一起笑?如果愛還在,就有空間慢慢調整性親密的方式。

+只有我有慾望,另一半沒興趣,我可以怎麼辦?


妳可以先從照顧自己的慾望開始,而不是把全部壓力丟到伴侶身上。透過自我愉悅、撫觸練習、使用情趣用品或震動蛋,讓自己的身體知道「我是被允許享受的」。同時,選一個彼此不那麼疲累的時機,溫柔地談談:妳的想念、妳的害怕,以及妳期待的是什麼樣的靠近,而不是只問「妳為什麼都不想做愛」。這樣的性愛溝通,比逼問或指責更容易讓對方打開心。

+如果她對性很抗拒,還適合提「醒床」練習嗎?


適不適合,關鍵在於「節奏」和「安全感」。妳可以先從不帶明顯性意味的身體互動開始,例如多抱抱、一起泡澡、幫對方按摩,並且清楚說明:「我不是要逼妳做愛,只是想跟妳靠近一點。」當對方在這些小互動裡感到安全,被尊重界線,之後才比較有空間談更明確的性接觸。如果對性的抗拒來自創傷或心理壓力,也可以一起尋求專業協助。

+「女同志床事已死」這個說法真的有科學根據嗎?


這個用語源自 1983 年 Blumstein & Schwartz 的研究,確實觀察到女同志伴侶在長期關係中,性生活頻率有下降的現象。但後續像 Gabb & Fink 等人的研究則提醒我們,頻率下降不等於性死亡,而是性親密的表現方式改變了,更多親密被放在日常互動、情感支持和生活合作裡。因此,與其把它當成「女同志一定會死床」的詛咒,不如視為一個提醒:要持續為關係裡的性親密留位置。

+想用情趣用品幫關係加點火花,有什麼入門建議?


可以先從體驗門檻比較低的產品開始,例如外部刺激型的玩具或震動蛋,搭配潤滑液,專注在「一起玩」而不是「一定要表現」上。事前可以先互相分享彼此好奇、期待與界線,例如:可以放在哪裡、哪裡先不要、如果不舒服想怎麼喊停。把玩具當成一起探索的新工具,而不是「解決死床的最後一招」,通常比較容易帶來正向的共同經驗。